随着第三十七届“金马杯”文艺汇演临近,排练厅的灯光始终未熄。在密集的脚步声与悠扬的马头琴旋律中,我院学生孟智强带领团队反复打磨动作,这是他第三次参加“金马杯”的文艺汇演。从舞者到领队,从追逐个人梦想到托举学院荣耀,他用三年时光诠释着蒙古马精神的传承。
今年是孟智强第二次以学生领队的身份参与其中。往昔,他专注于雕琢个人技艺,力求在技巧上精益求精;如今,他的重心落在协调团队的动作编排上。“过去,我只需要确保自己在舞台上完成高难度的三圈旋转且稳稳落地。现在,我全神贯注,让整个团队的走位配合精准无误,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一般。”孟智强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。
谈及压力,他目光坚定:“这次参赛,于我而言不仅是个人的一次跨越,更肩负着为学院开辟全新路径的重任。我们既要坚守马背民族文化的精髓,让传统文化的灵魂生生不息,又要将古老的技艺巧妙融合于现代舞台表现形式之中,使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,赢得属于动科人的荣耀。”
在备战的关键阶段,孟智强突遇家庭变故。面对接踵而至的排练压力与生活挑战,他选择将个人情绪深埋心底,尽量不因为个人状态影响团队整体进度,正是这份蒙古马般“站着睡觉也要保持冲锋姿态”的坚韧,让孟智强在压力与挑战之下继续前进。今年参赛作品中,有一个“全员伏地跃起”的动作惊艳全场,而这个创意正来自孟智强。“倒下的瞬间,我们听见彼此心跳;跃起时披风烈烈作响,仿若万马破冰。”这一动作,历经反复打磨、多次修改,最终成为团队永不言弃精神的生动象征,铭刻在每一位成员心中,也震撼着每一位观众。
训练厅的地板记录着同学们的奋斗轨迹,层层叠叠的鞋印让孟智强想起家乡草场上的马蹄窝。“牧民常说‘蹄印深处,自有长生天’,金马杯于我们而言,从来不是为摘金夺银,而是证明那些咬着牙坚持的日夜,终将在时光里长出新的春天。”
夜幕降临,排练厅再次响起节奏明快的踏地声,如同草原深处传来的古老回响——那是青春与传承共舞的韵律,更是蒙古马精神生生不息的脉动。

